你的位置:首页 > 走进松鹿 > 企业历程 >  栏目详细

企业历程



1、1954年11月25日,呼伦贝尔盟第一家全民企业制药厂——扎兰屯国药厂成立,地址设在布特哈旗二道河西侧,罗维汉担任第一任厂长,职工不足10人。
2、1955年,扎兰屯国药厂投产,以生产中成药起步。一头毛驴,一盘石碾,一口大锅和几个木制搓板,为当时全部生产设备。职工36人,全年产值10.5万元。
3、1956年,建立了生产管理体制,制定了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检查、制药卫生等制度。
4、1957年,为扩大生产能力,企业由二道河西原厂址迁至胜利路57号。
5、1958年,阿胶、鹿角胶试制成功。
6、1959年,改革传统中药剂型,试制成功鹿茸精注射液、麋鹿茸精口服液,迈出了中药科研的新步伐。同年建立针剂车间。
7、1961年,口服葡萄糖粉试制成功。
8、1963年,扎兰屯制药厂改直火煎煮药液为蒸汽敞口锅煎煮,提高了生产效率。
9、1967年甩掉手工搓板制丸,采用制丸机生产。
10、1969年,开始葡萄糖、氯化钠等注射液和注射用水等注射剂品种的生产。
11、1970年,正式组建片剂车间,具备年产1000万片的生产能力。
12、1971年,研制成功以“柴胡注射液“为主的中药注射剂十余种,成为全国第一批生产中药注射剂的厂家之一。为能保证中药新制剂的质量,新建针剂车间500平方米。车间布局、人员管理、生产工序排列、空气消毒在当时同行业中均属领先地位。
13、1974年,由于中蒙药产品远销苏联、蒙古等国家和国内蒙族聚集地,需求量不断攀升,单独设立了蒙药车间。至此,企业共有中药、蒙药、针剂、片剂四个生产车间。
14、1977年,经呼伦贝尔盟卫生处批准83个蒙药品种在扎兰屯制药厂投产。
15、1981年,研制成功以兴安杜鹃为主要原料的止咳化痰平喘新药消咳喘,并批量生产。获得呼伦贝尔盟科技成果三等奖和自治区优质产品奖。
16、1984年开始,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厂部与各车间、科室签定承包合同。进行两级核算,实行定产量、定人员、定消耗、定质量标准等经济技术指标。
17、1985年,加大中药产品开发力度,开发出四逆汤、蛇胆川贝液等一批中药口服液产品。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和医药总公司的规划,扎兰屯制药厂蒙药品种全部调往内蒙古蒙药厂生产。
18、1987年,扎兰屯制药厂与沈阳药物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新产品养阴清肺口服液,获卫生部新药证书。
19、1987年12月,扎兰屯制药厂应改革的要求,分为以生产中成药为主的扎兰屯制药厂和生产化学药为主的扎兰屯第三制药厂,两厂同处一址。
20、1988年,二个厂的产值同时达到了千万元,打破了三十多年来产值不超八百万元的记录,实现了分设药厂的最初目的。
21、1989年6月,呼盟药物研究所在企业成立。
22、1989年8月,分家的扎兰屯制药厂重新恢复原建制,撤销第三制药厂。
23、1990年7月,鹿角胶荣获全区日用工业品、民族用品及出口商品展示展销会铜杯奖。
24、1991年10月,鹿角胶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质产品。12月,养阴清肺口服液被评为自治区优质产品。
25、1992年2月,养阴清肺口服液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新产品。“松鹿”牌商标被评为自治区著名商标。
26、1995年,根据清代御医传人连汝安教授的组方研制成功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健脑通脉胶囊”,由于当时新药的审批非常困难,为了尽快将该药推入市场,按保健药品申请,通过了审批,获得了产品批准文号。
27、1997年,由于银行债务的积压,企业管理机制不灵,职工风险意识差,管理方式老化,厂房设备基础条件严重滞后,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力,货款回笼不利等原因,9月进入清偿破产程序,10月宣布破产,重新组建扎兰屯松鹿制药厂。
28、1998年,企业先后与侵权生产独家产品“养阴清肺口服液”的齐齐哈尔第三制药厂,北京建昊有限公司进行了法律维权较量,获得胜诉,获赔70余万元。
29、1999年,“蒙源鹿茸血胶囊”开发项目被国家经贸委确立为国家“双高一优”项目。
30、2000年9月,哈慈集团全资收购企业,转为民有民营,企业更名为“呼伦贝尔哈慈制药厂”。
31、2002年6月,企业迁址改造工程正式奠基,厂址迁至原扎兰屯百货站仓库院内。
32、2002年,健脑通脉胶囊由保健品向药品转换,通过了审批,获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
33、2002年,养阴清肺口服液打入北京市场。
34、2003年,通过政府和哈慈集团共同努力,企业承担的国家“双高一优”项目取得了中国农业银行的认可,获得贷款2400万元,为启动GMP技术改造工程奠定了基础。
35、2004年7月20日,企业一次性通过国家GMP认证。
36、2005年1月,企业完成全部搬迁工作,企业新的地址:扎兰屯市向民街1号。
37、2006年9月,通过法律程序与哈慈集团脱离关系,政府投资100万元注册国有独资企业,企业名称:呼伦贝尔松鹿制药有限公司,原呼伦贝尔哈慈制药厂人、财、物转入新注册企业。
38、2006年11月,由于企业管理混乱,GMP证书被自治区药监局收缴,企业被迫进行停业整顿。
39、2007年4月,企业进行认真整改,通过了GMP复检,重新获得GMP认证证书。
40、2007年5月,由于企业进行GMP技术改造,占用了大量资金,致使流动资金枯竭,市场逐渐萎缩,企业陷入全面停产状态。
41、2007年8月,经政府任命,以马玉珠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重新恢复了生产经营,企业管理逐渐走向正轨。
42、2008年7月,太和办事处成立,预示着企业已将眼光瞄向全国市场。
43、2008年8月,养阴清肺口服液在上海市场中标,从而宣布企业产品正式打入上海市场。
44、2008年,企业销售额实现2300万元,创造建厂以来新纪录。
45、2009年,企业承担自治区经贸委“药材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获得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健脑通脉胶囊深度开发项目),获得项目扶持资金50万元,
46、2009年,养阴清肺口服液被评为自治区十大科技名牌产品。
47、2010年1月,企业与内蒙古医科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迈开了校企合作第一步。
48、2010年10月,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9、2011年12月,企业被评为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50、2011年12月,企业被评为自治区科技名牌企业,乌龙养血胶囊被评为科技名牌产品。
51、2011年,企业获得呼伦贝尔市规范化先进企业工会称号。
52、2012年7月,养阴清肺口服液、乌龙养血胶囊被自治区政府评为名牌产品。
53、2012年,专利产品养阴清肺口服液被评为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专利产品乌龙养血胶囊被评为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54、2012年12月,企业承担“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乌龙养血胶囊创新成果产业化扩能改造项目),获得扶持资金300万元。
55、2012年12月,企业获得呼伦贝尔市先进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56、2012年12月,企业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示范化先进企业称号。
57、2013年,企业承担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赤芍丰产无公害规范化栽培示范),获得扶持资金60万元,自治区配套资金15万元。
58、2013年11月,企业被评为呼伦贝尔市首届市长质量奖。
59、2013年11月,浙江远力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企业签订了《资产收购重组协议书》,迈开双方合作第一步。
60、2013年12月,企业“松鹿”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61、2014年4月,企业获得呼伦贝尔市“五、一”劳动奖状。
62、2014年8月,企业建厂六十周年,开展了一系列厂庆活动。
63、2014年12月,浙江远力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顺利收购企业,企业体制由国有独资转为股份制。
63、2015年1月,企业注册资本金由原来的100万元增至3500万元。